Ranked #1

016.逍遥在道德里面的人
016.逍遥在道德里面的人
庄子拜访友人,友人家中有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友人杀了不会叫的。弟子请教庄子,栎树因为其无用而成神木,这只鹅为什么因其无用而被杀了呢?庄子说,秉持着道德浮游于天地之间,顺势而为,才能真正逍遥自在,长养身心性命,又何必执着于无用和有用... Read more
24 Apr 2020
•
13mins
Ranked #2

015.栎树是如何修炼成神木的?
015.栎树是如何修炼成神木的?
有一棵栎树,其树荫能够盖住几千只的牛,却被木匠认为那是没有用的树。 因为其材质跟石头差不多,做船容易沉,做棺椁放到土里又容易腐朽,做家具会裂,做门柱会长虫,做门窗会流黏黏的汁液。木匠哪里知道,正是因为其无世俗的用处,才能让这颗栎树顺其所性、... Read more
23 Apr 2020
•
14mins
Ranked #3

014.空船人生
014.空船人生
鲁国有一个隐士叫市南子,对满脸愁容的国君说,山里面的狐狸和豹子尽管非常谨慎,却最终因为漂亮的皮毛而招杀身之祸,现在鲁国的江山不就像国君您心中有一张会招惹忧患的毛皮吗?一艘空船撞过来,我们不会生气,有人在船上,就会勃然大怒,究其原因,只不过是... Read more
22 Apr 2020
•
15mins
Ranked #4

013.养生如种树
013.养生如种树
唐朝有一位叫橐驼的人,因病背拱起来像骆驼,却很会种树,种的树或移植的树,没有不活的,而且还长得都非常的茂盛,结实累累。别人请教原因,他却回答自己并不能使树木种得更长久、更好, 只是顺应了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充分地发挥它们生长的本性而已。养生... Read more
21 Apr 2020
•
13mins
Ranked #5

012.如何保有长久的利益?
012.如何保有长久的利益?
春秋战国的晋厉公称霸诸侯,功业非常成功,变得越来越霸道和残暴,残害百姓,不听忠言,结果出游时被叛臣给抓起来,国内却没有一个人想要去搭救他,过了三月,一命呼呜。人生的智慧不能看近利,而要看长远,看到利中有无藏着大害,是否公平公正符合道义,这样... Read more
20 Apr 2020
•
11mins
Ranked #6

011.处世安身的损益之道
011.处世安身的损益之道
孙叔敖因对楚国的贡献非常大,离世后楚庄王封赏土地,孙叔敖却叮嘱他的儿子要了寝丘这个楚国最为贫瘠和边远的土地,却因此而能让子孙后代落地生根了。《易经》中有个损卦和益卦,判断吉凶就四个字:元亨利贞。什么是利,利者义之和,就是做事情要有道义啊!
19 Apr 2020
•
11mins
Ranked #7

010.射箭的最高境界
010.射箭的最高境界
有一个射手叫列御寇,射箭技艺已经非常好了,然而神射手伯昏无人却说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表面的功夫而已,射箭的最高境界是“不射之射”,靶心不在外,而在自己内在的心性上啊!
19 Apr 2020
•
12mins
Ranked #8

009.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
009.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
楚国的宰相孙叔敖三上三下,三上时而无得意,三下时而无忧色,只因其秉持一个观念——“得失之非我也”。《庄子》里也有一个人物叫子舆,因病而身形变得扭曲,内心却能怡然自得,安时而处顺,所以内心“哀乐不能入也”啊!
17 Apr 2020
•
13mins
Ranked #9

008.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008.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郑国的贤大夫郑子产不愿与受过刖足刑罚的申徒嘉同出老师的教室之门,虽有贤的美誉,却局限于形而下的规矩,不明形而上的大道,看不到申徒嘉在不可奈何的情况下而能安之若命,尽人事听天命,不卑不亢,安守本分,这才是真正的德者啊!
16 Apr 2020
•
11mins
Ranked #10

007.转祸为福的秘诀
007.转祸为福的秘诀
星象示宋景公即将有祸,天象师说可以把这个祸转移到别人身上,宋景公却安于自己命运的本分而拒绝,结果星象当晚就发生了变化,不但免去灾祸,还得延年益寿二十一年的福报,其中秘诀会是什么呢?疫情当下又会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15 Apr 2020
•
11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