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ed #1

味之天下 : 種有時?食有時?
味之天下 : 種有時?食有時?
種有時?食有時?
23 Dec 2010
•
21mins
Ranked #2

味之天下:咖哩的信徒
味之天下:咖哩的信徒
咖哩的味道,由辣開始。但咖哩不限於辣,亦不僅於辣。以相同香料,不同人不同煮法,可以令咖哩有千變萬化的味道。咖哩與印度文化以及宗教息息相關,從錫克廟的免費餐、印度教的拜神食品,到回教的回教食物文化,咖哩都參與其中。咖哩從印度發源,廣遍全球。各... Read more
17 Dec 2010
•
21mins
Ranked #3

味之天下:「素」造新生活
味之天下:「素」造新生活
素食文化由佛教帶動。但現在,吃素的已不限於佛門弟子,還有更多追求健康的人、想洗滌身心的人,和愛護地球環境的人。而素菜的用料、款式和烹調方法,亦日趨豐富和新穎。素食,原來可以如此多采多姿。 味道的回憶- 男人四十起革命! 勞永樂醫生就選擇了在... Read more
17 Dec 2010
•
21mins
Ranked #4

味之天下:上海味道
味之天下:上海味道
香港人吃上海菜,一定離不開小籠飽和粗炒。上海傳統菜館的老板告訴你,粗炒不常見於餐桌。上海菜以濃油赤醬見稱,但因應時代的轉變,現今我們吃到的,已是集了各地口味而成的上海菜。這一集除了介紹上海菜的轉變,亦追尋令港人風靡的大閘蟹最初如何登陸香江。... Read more
10 Dec 2010
•
22mins
Ranked #5

味之天下:內藏珍寶
味之天下:內藏珍寶
牛雜豬雜雞雜,西方人敬而遠之,中國人大快朵頤,懂得欣賞禽畜內臟不同部位各有美味和口感。很多人相信以形補形——貧血燉豬
1 Dec 2010
•
22mins
Ranked #6

味之天下:尋嚐香港人之味
味之天下:尋嚐香港人之味
冰室和茶餐廳都是地道香港食肆代表,前者早於上世紀初已出現,為香港人在中茶以外提供了咖啡奶茶西餅冰品的下午茶選擇;後者於五十年代遍地開花,將餐室與冰室結合,後來更加入中餐小炒甚至各國食品。然而,從慢慢嘆茶到快餐常餐,家庭式經營到企業化管理,傳... Read more
1 Dec 2010
•
21mins
Ranked #7

味之天下:聞雞起筷
味之天下:聞雞起筷
雞有鮮美味道,是尋常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但昔日香港,雞曾經貴過鮑魚。節目月旦香港人吃雞的集體回憶,例如拜神是買雞的首要用途,而街市買雞揀雞,當中有一番學問。而禽流感、沙士恐慌,背後影響一代人的食雞習慣。節目邀請了食家唯靈、韋基舜等名人大談食雞... Read more
9 Nov 2010
•
21mins
Ranked #8

味之天下:海鮮是這樣吃過來的
味之天下:海鮮是這樣吃過來的
香港四面環海,早在十九世紀,吃海鮮已不是新奇事。海上鮮除是港人最愛,也是香港美食的代表。但早在海鮮酒家成行成市以前,香港人在哪裡吃海鮮呢?漁民又在哪裡捕來野生海魚?今天野生魚數量驟減,我們吃的魚又從何而來?味道的回憶- 食物除了有自身的味... Read more
5 Nov 2010
•
21mins
Ranked #9

味之天下:潮人.潮食
味之天下:潮人.潮食
飲食是生活的一部分,一個族群的飲食喜好,或多或少能反映其歷史文化、民俗禮儀、生活習慣和人文素質。正如潮州菜,由早年潮州巷的潮州粥、鹵水鵝、魚飯、打冷……到高級菜館的潮州魚翅、燕窩,就是潮州人富庶及追求享受的明證,而潮州糕點、嫁女餅、功夫茶的... Read more
18 Oct 2010
•
21mins
Ranked #10

味之天下:XO醬乾炒牛河
味之天下:XO醬乾炒牛河
世上絕無早餐及得上香港茶樓選擇多,在茶香飄揚與筷子飛舞間,今日茶樓對比五六十年代變化不少。揭開壼蓋示意沖水的習慣未變,伙記拿的卻不是昔日俗稱「死人頭」的銅水煲;一張點心紙和電腦,代替了推車仔和「八仙盤」。溯源茶樓文化,重踏香港足跡,甚而細認... Read more
11 Oct 2010
•
2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