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nk #1: 红楼梦220楼台人物各有技法,笔墨颜料细列详单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Aug 04 2017
21mins
Rank #2: 红楼梦004动凡心顽石历人世,寻仙道情僧阅传奇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在这一集中,我们看到曹雪芹借石头的嘴批评了当时的其他故事,那些故事,有的是小说,还有的是戏曲。其实,一直到现代,在各地上演的戏曲,也还是曹雪芹所批评的样子。记得我们村上还演过戏,我听到他们讨论剧情,说的就是一男一女,女方父母看不起这个男的,不同意婚配,于是男的去考状元。这种毫无新意的故事,曹雪芹不仅在这一回里要借石头的嘴批评,到了后面,还要借贾母的嘴再批评一回。不过,尽量曹雪芹够伟大,他依然有他的时代框架,他是无法跳出的。
在猫哥小时候,不记得是语文书,还是语文课外读物了。介绍四大名著是这样介绍的,比较简单,说《三国演义》讲述了什么什么样的故事,但是,其中有“尊刘抑曹”的思想不可取;《水浒传》讲了什么什么样的故事,但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思想不可取;《西游记》讲了什么什么样的故事,但是,其中宣扬因果报应的思想不可取。最后,说《红楼梦》借着宝黛的爱情悲剧,借着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反应了封建王朝、封建家族必然要灭亡规律。后面没有说有什么思想不可取。
我当就觉得怪了,明明《红楼梦》里有很深的因果报应思想的吧?明明还有很深的佛道色彩的吧?怎么就另外三部书你既给胡萝卜,又给棒子。最后这部书只给胡萝卜,不给棒子了呢?再说了,曹雪芹当年会不会想要反应封建王朝、封建家族必亡?他有必要去这个高度想问题嘛?
说到这个,猫哥就想起好多类似的搞笑事情。我们从小学习的课本,都会挖掘作者深层次的思想。特别是鲁迅的文章,我们每学期都至少学一篇。好像现在的语文课本减少了鲁迅的比重。当时我就很受不了这种分析,真的是欺负鲁迅他死了,死无对证,只能由着你瞎掰。可是冰心没死呀,《小桔灯》的最后一句话,说“我看着山那边笑了”,关于这句话,语文考试一定要回答其中的深层思想:山的那边是解放区。可人家冰心亲自辟谣了好不好,压根儿没这回事。看来,语文教育不仅欺负死去的人,活着的也不放过。当然,如果您知道《包身工》的作者夏衍是怎样修改内容以便于放上语文课本的,你会更加理解猫我的观点。
回到《红楼梦》,我们作为一个不被《语文》书读傻的人,我们应该知道,作者写这部书,根本就不关心封建家族是不是必然灭亡。《红楼梦》里透着深深的佛道思想,那倒是真的。那么,作为一个没有傻的人,究竟该怎样看待呢?
首先,猫哥要换几个说法。在我眼里,尽量不提佛教和道教这两个词,只说佛家和道家,或者说佛派和道派。再加上儒家,组成了儒道佛三家。在我们整个社会,占比重最大的思想就是儒家,到现在也还是这样,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做一番事业。但是,猫哥最喜欢的是道派思想,而且,就目前的社会教育现状,所有家长和孩子都苦不堪言,猫哥我开出的药方就是放弃儒家思想,回到道家思想里去。
关于这个药方,限于时间关系,以及与本节目关系不太大,猫哥就不再聊了,大家在喜马拉雅上听的时候,手机上可以看到文搞,我会把这篇文章放在文稿里。
标题:猪油蒙了心——猫哥眼里的教育症结
题记:传承千百年的儒家思想,恰恰是蒙了心的一块猪油,让你看不到接受教育真正的目的。
前两天猫哥在微信和空间做了个预告,说有空要写篇文章细细说一下教育的功能。
那天看到罗胖的总结,说教育的根本功能第一是提升能力,第二是赢得社会竞争。猫哥有些不以为然,因为这两点既不能说是教育的功能,而且教育也没能实现这两个功能。
来看看罗胖说的那两个功能有没有完成吧。
“能力”这个概念太广泛,如果指的是生存能力,那倒很重要。可是好多大学生还不如文盲能养活自己,可见教育没能解决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问题。除此以外的种种能力,在学校这种机构接受的话,效率及其低下,最关键的是考核方式和应用需求完全脱节。所以学校可以培养考试高手,却无法培养实际有用的人才。真正的人才无一例外是先应付了考试,然后用其它时间自学的。
“赢得竞争”这就更悬乎了。现在大学生为什么工作难找啊?罗胖只说对了一半(人与机器赛跑),另一半罗胖没有说过,就是高等教育恰恰让就业渠道变窄了。要不扩招,他不上本科、或者连专科都没上,会安心地去做个技术工人,一线技术工人赚的钱也不少。可是他读了本科,从此却只盯着办公文员的那种工作,千军万马去挤另一个独木桥不说,就算挤上了,工资收入还不如一线工人。
当然,罗胖说得也没错,不过要加个前提:这是教育在广大民众眼里的功能。就比方说所有人都以为洋人的膝盖不能弯曲,只要一根竹竿就可以打败,那罗胖也只好暂时顺着这个思维来说。
罗胖提到“教育的功能”,如果教育真的有这样明显的功能可言,那一定是上学而不是教育。上学是功利的,而教育不是。更可惜的是,在绝大多数民众眼里,“功能”二字可以直接替换成“目的”二字:他们上学是带着目标来的。
在猫哥眼里,教育的功能就是提高见识和修养。也就是说首先你要知道外面的世界长啥样,然后你要肚子里有点货。
如果不呢?
没事,至少性命应该无碍。
如果依然按照放羊、娶媳妇、生娃、放羊的方式生活,那么有没有见识真的不重要,修养更没人在意。可是一旦你进入名叫“社会”的这个大圈子,人必然是按群分的。你只要跟人聊几句,你会发现只有三种结果:一、你跟这人有共同话题;二、你跟这人没有共同话题;三、你不知道这人说的是什么。若是第一,祝贺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圈子;若是第二,祝贺你知道自己的定位;若是第三,我替你默哀。
有一回,猫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眼前是数不清的镇国之宝,四周虽然人极多,却静悄悄的。这时,有七八个人走在我身边,其中之一是讲解员,另外几人是大学生。那讲解员轻声讲解如丝般断断续续飘来,当他说到“姬旦”二字时,那几名大学生轰然大笑……
这就是上过学却没有接受教育的学子们的现状,有学历却没文化,不端庄更不优雅。如果长达16年的教育只能培养这样的知识分子,那不只是教育的悲哀,更是全民族的丧钟正在敲响。
见识和修养在解决生计并且衣食无忧之后就比较重要了。前文提到的那几个大学生,在如此庄严的博物馆,面对为咱们整个民族奠定了三千年基调的人,你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学子,至少应该知道这个姓名,就算真的不知道,至少假装出一种起码的优雅,不会因为读音像“鸡蛋”而轰然大笑。
如果优雅适当少一点,那也不是大事,你至少要有完整的人格,至少要有正确的是非观。你看看21世纪都过去十几年了,照样每隔三到五年就有新的一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上街喊“活捉苍井空”,更有甚者砸自己同胞的汽车。看看如此人才,你能说有了“能力”和“竞争”就是算接受了教育吗?
话说到这儿了,猫哥究竟在骂谁?好像既没有骂老师、也没有骂学校、更没有骂教育部长。对了,猫哥今天要说的其实是大环境——由全体国民形成的大环境。老师这么教、学校这么办、高考这么定,你说它千不好万罪恶,没有国民的赞同他可能做下去吗?
没错,中国家长一边骂着学校和教育制度,一边极尽悲切地把孩子送进去,希望孩子能够顺利地被改造,就像工厂流水线里的产品一样,做成统一的形状,然后出售。
怎么解决呢?
罗胖说了:无解。至少在可见的未来无解。
其实有解,只要找到那块症结。
这不怪姬旦,怪“独尊儒术”,我们只知道人生来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只知道“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我们只知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不知道我们还可以学学道家:人不一定要为国家、民族而活着,人可以为自己而活着,为开心而活着。
记得猫哥提过一个观点(当然是别人提的,猫哥觉得很有道理):人最大的成功,是开心地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你逼孩子考100分,考前10名,考本科,考公务员,你开心了吗?你孩子开心了吗?如果没有,你失败得好彻底。
回望一下,儒家留给咱们的就是猪油,蒙了心的那块猪油。
Oct 24 2016
27mins
Similar Podcasts
Rank #3: 红楼梦033宁国府梅花报春意,贾宝玉午睡挑卧房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这一集提了一下宝黛钗三人的关系,整部《红楼梦》,后面有许多情节都将展现这三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这里作者总领了一下。这些总领,你可以在后文得到佐证。但是还有一个细节,作者只写现象,不写内涵,这个内涵要靠我们自己去领悟。那就是,众我小丫环们更喜欢跟薛宝钗玩、而不太喜欢跟林黛玉玩背后透露出来作者的褒砭。
《红楼梦》是一部讲人性的书,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作者就专门写了一大段,借贾雨村的嘴告诉我们,作者想要褒扬的是竹林七贤啊、唐明皇宋徽宗啊、卓文君红佛啊,这些人。我们看到后面,自然会发现贾宝玉和林黛玉就是这样的人,而薛宝钗不是。但是,在世俗中的人却更喜欢跟薛宝钗交往,因为这符合我们直观好恶。
其实,我们身边的人,也可以粗略分为两类:一类是做事型的,一类是做官型的。做事型的人会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不做满意了他自己都不会停手,这种人你很难跟他沟通,有的时候他还是个强迫症患者。做官型的人他就在跟人沟通上是能手,这种人并不一定都做官,这世上哪有那么多官做,但至少他是适合做这种职位的。你要想事业有成,这两种人都不可缺。你如果创业、搞公司,你招兵马买的时候,这两种人都要有。
但是,离开现实,来到小说的世界,我们就可以表现出自己的好恶了。我在《红楼梦》的世界里,我喜欢林黛玉,不喜欢薛宝钗。但是当我合上书面对社会的时候,我也许会反过来。
这一集,猫哥读得比较慢,也比较细。因为这一集中涉及到很多曹雪芹没写、而我们必须想到的问题。比如尤氏请贾母赏花究竟应该怎样请?今天的请法很简单,打个电话就行了。那时候并不是没有电话这么简单,而是不同辈份之间的礼节比现在森严得多,这些现象对曹雪芹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他可以详写,也可以只字不提。而我们却必须想到这一层。
另外,曹雪芹还写了一个不合理现象,就是秦可卿主动提出让宝叔睡她的房间去。说实话,贾宝玉要过去睡,我们可以理解成“他是个孩子嘛”。而秦可卿主动这样提,那是有问题的。如果要从小说内部寻找自洽,非要找一个合适的理由,那就是,除了这一间收拾好的房间、也就是宝玉不满意的房间以外,其余房间里没有比较讲究的了,要达到让宝玉睡觉这样的讲究程度,就只剩自己的卧室了。
当然,猫哥说过,我读《红楼梦》往往会跳出小说本身,去寻找作者在写作方面的自洽。宝玉这一觉是必须睡到秦可卿房间里去的。后文您就知道了。
Nov 22 2016
25mins
Rank #4: 红楼梦041忆梦境可卿结连理,回现实袭人成鸳鸯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这一集,大家觉得猫哥读起来比较难,因为,我这是面对年仅11岁的女儿。一方面女儿还小,另一方面我不是妈妈,我是爸爸。妈妈跟女儿讲悄悄话还好说一些,爸爸讲呢就会多一层隔阂。
不过,各位听友,如果您觉得猫哥这样讲难以启齿,那您就错啦。猫哥在这一集里讲的东西,甚至不如更早的时候,猫哥给女儿读《射雕英雄传》的时候讲的更直接。在读《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女儿听到我说周伯通和媖姑生了个儿子。就问我:郭靖和黄蓉也是天天在一起的,怎么就没生小孩?然后,猫哥就把这个知识给顺便普及了。
所以,有了《射雕英雄传》的基础,两年后读到《红楼梦》这个段落,直接就可以小意思啦。女儿虽小,却是老江湖了。
有些听友给我留言,说做爸爸的这样坦然地跟女儿聊性的话题,既吃惊又佩服。然而我觉得,这都不叫事。只要你自己不觉得这是邪恶的事,你就不会有邪恶的感觉。猫哥在读大学的时候,我的老师为了讲这个思想问题,桌子上的一盒粉笔全倒出来了,说“你一直不知道盒子里面是什么,就会有神秘感,结果你全知道了以后,原来只是一盒粉笔,那也就是这么回事”
关于《红楼梦》里为什么要安排这个情节,这300年来的读者算是分析了个够。拿出来的理由也是许许多多。这么多分析,有些我是赞同的,有些我也觉得是无稽之谈。不过呢,这一段描写起到的作用肯定很多,人不只有一面,故事也不只有一面。就猫哥我所提到过的,就有以下几个方面意义:
第一,贾宝玉学会云雨,可以让后面的宝黛爱情得到升华。因为宝玉对黛玉的爱是发自内心,而不是来自肉体。
第二,对刻画秦可卿形象有帮助。
第三,在小说的故事内部也是自洽的,因为宁荣二公就是希望宝玉能早点抛弃杂念。猫哥在前面已经讲过。
第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将袭人和晴雯进行深刻的对比。这个对比,从《红楼梦》的开头一直到结尾,一直到晴雯之死。我们在读完晴雯之死以后还会回来分析这一小段所起的作用。
另外,这里要解答听友的一个疑问:按猫哥的解读,这一年宝玉才8岁,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对于这个问题,猫哥又不得不请出我读《红楼梦》的第二原则了:当小说情节本身不自洽的时候,我会寻找写作方面的自洽。
在《红楼梦》中,第一、袭人必须和宝玉云雨一番,否则整部《红楼梦》缺少袭人晴雯两人最深刻的对比。第二、宝玉必须从警幻仙姑那里学会此法,以完成《红楼梦》这部小说本身所讲述的故事结构。第三、《红楼梦》中的宝玉和袭人都不是皮肤滥淫之人,《红楼梦》不是《金瓶梅》,作者不能、或者说不忍在中途随便插播这样的内容。第四、作为一部写情、而不是写性的小说,袭人偷试云雨这种事实际上只是一个背景介绍,并不是具体的故事情节。综上几点,作者能够安排这个情节的位置,只有整部书的开头了。至于究竟是不是8岁,那似乎并不重要。
Nov 30 2016
24mins
Most Popular Podcasts
Rank #5: 红楼梦104王夫人下帖请妙玉,政老爷请旨迎元春

Feb 01 2017
24mins
Rank #6: 红楼梦103众小厮邀功抢配饰,林黛玉赌气绞香囊

Jan 31 2017
25mins
Rank #7: 红楼梦057送手炉两人受奚落,喝温酒三番遭阻拦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我们看到,宝黛钗三个人继续在同台飙戏。关于酒要不要温一温再吃,以及后面三人各自的指桑骂槐,那真叫精彩绝伦。精彩到什么程度呢?其实我自己好多年都没看懂。
黛钗这两个人,若说聪明才智,其实是不相上下的,区别就在于各自的性格,或者说处世方式。薛宝钗情商高,擅于藏拙,同时也擅于破解僵局。林黛玉则是锋茫必露,说话只讲究杀伤力的那种。
小说归小说,回到现实中来,猫哥不主张谁学林黛玉这种开口就刺痛所有人的做法。我在节目中也讲到了,薛姨妈举家住在贾家,不管贾家对她有多好,薛姨妈自己是多多少少要有点心里负债的,毕竟亏欠别人的人情债嘛。这种情况下,林黛玉的话就成了尖刺,刺中了薛姨妈的痛处。
林黛玉这种开口就打死一大片的说话方式,用于辩论是一流的,用于日常生活是有问题的。但是宝钗这种有话藏着,总是装笨的做法又明显很假,让人不舒服。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如果到了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我们不妨做个大胆的假设:
两个林黛玉到一起,估计几句话就要吵起来,然后不欢而散。
两个薛宝钗到一起,估计永远不会吵架,但却永远互相提防,成不了知心朋友。
一个薛宝钗加一个林黛玉却有可能成为好友,因为黛玉带刺,宝钗不愿捅破。宝钗伪装,黛玉正好有了奚落的目标。
当然了,实际上世上的人绝大多数没有她们这样聪明,别忘了还有李妈妈这种人,她不开口也就算了,她与林黛玉辩论,那是秒杀的效果。
最后,还有一点要声明的。猫哥的一位好友,就是节目中提到的“熊伯伯”到猫哥家来喝酒,我喝温的,他喝冷的。我说“你用五脏去暖他”,只代表我们都是《红楼梦》的读者,我们双方都能听懂这句话。并不代表我支持“五脏”学说。在这里,猫哥又要做一个小小的科普了。
“五脏”的“五”,最初其实是个虚数,就像“五颜六色”一样,并不是真正的精确数字。“再三”也不是指三次,《红楼梦》里经常说到的“五色丝绦”也不是正好五种颜色。但是,有好多人,我就不提那两个字了啊,免得踩了谁的神经。他非要说五脏特指“心肝脾肺肾”,而为了能够把“六俯”给说圆,就硬生生发明了个三焦,以至于他们自己都没吵完这个三焦指的是什么。猫哥在日常生活中引用《红楼梦》里的片言只读,并不表示相信和传播这些东西,这些话也只在《红楼梦》读者中用于聊天和会心一笑。仅此而已。
Dec 16 2016
24mins
Rank #8: 红楼梦056林妹妹冒雪探宝钗,李嬷嬷见酒劝姨妈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在这一集的开头跟女儿讲了一下《红楼梦》的版本问题,但是,猫哥读《红楼梦》,除了很有必要的地方以外,基本不提版本区别,有好多读者手里捧着好多种版本一起看,我挺佩服的,但我不会这么累。
宝黛钗三个人同台飙戏,第一场就这么精彩,简简单单几句话,把三个人全部写活了。
林黛玉一句“嗳哟,我来得不巧了”,以及后面的精彩圆慌:“今天他来了,明儿我再来”。把林黛玉的小性子、爱吃醋、爱狡辩给展现得活灵活现。而宝钗呢,两句话:“这话怎么说”和“我更不解这意”,把藏愚、藏拙给表现得入木三分。宝玉当然也聪明,但是他在嘴上从来不会假装,所以,林黛玉讥讽他马上就要走了,他根本就不会接林黛玉的话。
这就是高手过招,往往只要一两句话,几个字。有好多人喜欢讨论宝黛钗的年龄,像林黛玉、薛定钗这样成熟的飙戏,怎么说也要十七八岁吧?其实不是的,咱们现代人之所以把《红楼梦》里的宝黛钗看大了,是因为现代人没有他们那时候成熟。
我们现代人,4年级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学什么呢?唱歌、跳舞、做手工、还有见到长辈要有礼貌。而古代没这么多要学的,从3、4岁开始学的就是礼仪,礼仪是一套完整的社会体系,包括说话做事,连吃饭穿衣也都在内。除此之外,男孩读四书五经、女孩可能也要读点书,也可能不读。他们有大把的时间花在学习礼仪上,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在这方面比现代人更成熟。
当然了,《红楼梦》里的时间问题、年龄问题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不过再糊涂,这里薛宝玉最大,也肯定没有15岁,因为后文还要过一个15岁的生日呢。
三人的对话很精彩,很精练。但是,这毕竟是小说,艺术创造。回到咱们的生活中来,我不太喜欢言简意赅。说话应该是意义明确、没有歧义为首要条件。咱们既不要长篇大论,也不要刻意简短。而且咱们也不要斗心眼。我作为一个习惯了现代交流方式的人,我还是觉得,咱们直来直去的好,别给我拐弯子。像要黛玉薛宝钗那样说了好几句话,我一句都听不懂的,那个我不玩。
Dec 15 2016
25mins
Rank #9: 红楼梦003作者写巨著诸般隐,女娲补苍天一石遗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我们已经读了三集了,还没有读到顽石的降生,大家稍安勿燥。一方面呢,是因为猫哥读得慢,读得细。要不怎么说“猫哥‘详’说红楼梦”呢?有多详,你听听就知道了。另一方面,本书刚开篇嘛,动不动就要解释一堆事情,比如文字狱,动不动就要联系作者自己的身世,比如家族被抄。所以打岔的内容比较多。再说,女儿还小,才11岁嘛。在这里其实还要跟大家说一下,正因为女儿小,才11岁,才造就了猫哥“详”说红楼梦的“详”。如果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成年人,或者是自己读过《红楼梦》以后来跟我探讨的人,那我一定不能用现在这种读法嘛。那样,得到的音频,就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了。这个音频的特点就是详,我读书,会详到什么程度呢?一字、一句地通过。从文字的层面上要解释,在文字背后的双关意义要解释,更重要的是,有好多事情一定要联系人性、人心,才能说得通,那更得解释。
在当今世界上,对《红楼梦》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一派奉若圣经,对他们来说,就是“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读书也枉然”。还有一派呢,一个字也读不下去。他们就觉得脂粉气太浓,而且内容也太无聊,记录整天怎样吃饭和睡觉这种事。
当然,以上两种人也可以统一成一类人,就是关注过《红楼梦》的,毕竟还有好多人,根本就不在乎有没有这本书的,咱们就不讨论他们了。
猫哥录这个音频节目,最初的目的仅仅是陪女儿读书,顺便录下来而已。此前也这样做过,而且像《纳尼亚传奇》也曾经放到网上给大家听,并没有产生什么效果。但《红楼梦》不一样,《红楼梦》吸引来了好多红迷听众,这么多听众加我为好友,然后我又拉了一个群,大家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这是最初没有想到的。其实曹雪芹当年写这部书,他也只是为了记录自己身边的姐姐妹妹们,不让她们失传。他没有打算成为古典小说的巅峰,所有的事情,都是当初没有料到的了。
哦,对了,为了防止各位听友的误解,猫哥在这里有必要做一点点补充。猫哥刚才说“我的音频引来好多听众,最初是没想到的”,并不是有什么先见之明啊,因为节目最后的这段聊天内容,是节目上线一年半以后才补的。这个时候,整个专辑的播放量已经超过200万了。这句话必须得说一下,并不是开始录节目的时候就预感到将来会吸引好多听友。
Oct 23 2016
23mins
Rank #10: 红楼梦215大院园难免误闯撞,怡红院惨遭臭气熏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Jul 17 2017
23mins
Rank #11: 红楼梦286薛宝钗看壁上字画,贾探春选田间主人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Feb 07 2018
28mins
Rank #12: 红楼梦106陆路水路满园奢费,国礼家礼全族悲啼

Feb 03 2017
24mins
Rank #13: 红楼梦094闻省亲马上迎贵妃,聊出巡当年接圣驾

Jan 22 2017
21mins
Rank #14: 红楼梦232将上任赖家摆豪宴,临深秋黛玉染旧疾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Aug 17 2017
19mins
Rank #15: 红楼梦263新来大夫难看病症,甩手公子不识银钱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Sep 17 2017
22mins
Rank #16: 红楼梦052互约读书相见恨晚,夜派送客醉骂惹嫌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关于焦大这个人物,自从有《红楼梦》以来,研究者就把他说了个够。这个边缘人物,次要到只出一回场,但是他的一句话,骂出了贾家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所有人不敢说的实质。当然这是后话,这一集咱们先说不到这一层。
我们先说一说王熙凤和尤氏这对妯娌在管理上的不同。《红楼梦》虽然是小说,但管理学一直在我们身边。现在一个普通的小企业,往往就是几十个人、上百个人,管理是个技术活。你说企业员工有什么问题吧,往轻里面说磨洋工、出工不出力,往重里说偷窃,这些问题都得管啊。而焦大的问题既不是磨洋工,也不是鸡摸狗盗,他是资格老,比公司老总还老,这更是管理上的一大麻烦。
尤氏的管理理念其实也不错,既然是个长老,老苦功高,那就让他养养老吧。所谓的“当他是个死人”,其实就是好酒好饭招待着,不要干活了,大家干净嘛。王熙凤的管理方式就是另一套,我可不管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到我这里一律清白处理。所以,嘴巴不干净的人可以赶到田庄上去嘛,让他去跟乌进孝学学做人去。这在贾府里面算是流放了啊,毕竟王熙凤不是官员,她要是官员,估计放到关外去戍边了。
《红楼梦》后面的内容还将告诉我们,尤氏的管理是有问题的,不然用不着王熙凤救场。但是实际上不管是尤氏还是王熙凤的管理都有问题。焦大为什么骂起来了呀?因为没有“当他是个死人”,因为派他干活了呀,而且明显不公平。但是谁派的呢?大概是大总管赖二,但这属于一家之言,可能这种事连赖二都不用出面,只要一个小厮就可以作主。不管是谁吧,至少说明尤氏的理念没能贯彻。所以就拿焦大的问题来说,不能说尤氏的管理理念不对,只是她的落实出了问题。
尤氏和王熙凤这两种管理方式哪个好呢?只要管理还存在,就不会有定论。因为人是复杂的,有人他吃硬不吃软、有人他吃软不吃硬。所以当今企业老板既不能全盘学尤氏,也不能全盘学王熙凤。这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Dec 11 2016
24mins
Rank #17: 红楼梦087贵公子好奇耍农具,二丫头现身摇纺车

Jan 15 2017
25mins
Rank #18: 红楼梦259万千阴魂殒命赤壁,一代将军留名淮阴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Sep 13 2017
20mins
Rank #19: 红楼梦096迎归省贾蔷买才女,闻夭逝宝玉探秦钟

Jan 24 2017
23mins
Rank #20: 红楼梦204王熙凤持公款放债,刘村妪携瓜果报恩

猫哥继续陪女儿读书,这是猫哥陪女儿成长的独特方式,以我的声音,陪伴女儿成长,陪伴女儿遨游书海。以前读过儿童书,如国内的《宝葫芦的秘密》,国外的《纳尼亚传奇》,读过金庸武侠,也读过古典名著如《西游记》,从今天起,正式开始读《红楼梦》。这不是直接对着原文的朗读,不是普通的有声书。而是在读书中饱含猫哥读红楼梦20年的心得,以及猫哥对人性的独特领悟,这是一份红学爱好者必听的红楼梦音频。
May 12 2017
24mins